2006/08/11 | ◇๑۩中国历史远嫁异邦的公主们◇
类别(◈快乐城堡◈) | 评论(0) | 阅读(50) | 发表于 20:21


说起唐代对西域与北方的经略,不能避而不谈和亲外交。和亲,意即各国王室之间的政治联姻。在人类历史上,王室之间的通婚,本十分自然。不光是门当户对,还为了王国与王国结成亲家,增进相互间的信任与感情,形成利益、名分攸关的军事联盟。欧洲各国的例子最多,也最为典型,成为定制。中国春秋战国时代,亦有此传统。但这种政治联姻并非绝对可靠,有时更适得其反。如鲁桓公娶了齐襄公的妹妹文姜,不但未能联手互利,反而祸起萧墙,竟致送命。欧洲历史上也不乏亲家之间因王位继承反目为仇,甚至引起战争的先例。毕竟两国关系要靠男女关系来维系,总有些悬乎。秦代以后,中国发生的变化太大,与欧洲后来的情况迥异。一是皇帝自认不与周边四夷的国王,包括单于(匈奴)、昆弥(乌孙)、可汗(突厥)、赞普(吐蕃)地位平等;二是帝王妃嫔众多,乃至数不胜数,不像欧洲国家基本上是一王一后制,在西语中,"后"与"女王"是一个词,亦足见其地位和影响。中国皇帝纳外藩、异族公主为妃,政治意义大为逊于先秦时代和欧洲的王室间通婚。
汉朝首创和亲外交,著名的有"昭君出塞"。但汉代"和亲"一词,原意并不指宫廷皇室之间的政治婚姻,而是说两国和睦亲善。王室间的娶嫁,也都不提"和亲"。如昭君出塞嫁呼韩邪单于,当时也只说是"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","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"。所以汉匈两国经常"和亲","求和亲"、"约和亲"与"不许和亲",大都不牵扯王室的婚嫁,并不是"求婚"、"约婚"和"不许以婚"的同义。和亲是和亲,通婚是通婚,完全两码事。至于通婚所实际起到的和亲作用,也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。直至唐代,"和亲"才用作并专指对外国王室的通婚。现在通常把历代的这种政治联姻,都说成和亲,也不是不可以,只是要先弄清楚,以前并不这么说。
昭君王嫱只是汉元帝的宫女,不是公主,更不是皇帝的女儿,与汉室无血缘关系。元帝不过将自己多得平时都见不着面的女人,转送一个给匈奴呼韩邪单于而已,与越王勾践送西施给吴王夫差相比,基本不脱"量中华之美力,结与国之欢心"的路数。而王昭君也因此与西施、貂婵、杨贵妃并列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。除了杨贵妃,其余三个故事的背景都是送美女给对手,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。说的好听是施美人计,不好听是性贿赂。有人以为,昭君自愿出塞和亲以前,元帝并不知道她是绝色美女,等见了面才后悔也来不及了,所以本意并不是以美色和亲。这讲不过去。皇家宫女即使并非绝色,也都要经过一定的程序挑选,起码是妙龄佳丽。元帝的本意就是送美人,只不过没料到她是绝美,属于自己的时候不觉得有什么,人家自愿要走成了"别人的老婆"才感觉珍贵。
真正意义上的"和亲",应是实实在在送自己的公主出嫁。公主的身份地位高贵,却不一定是美人。中国古代成千上万个公主,还没听说哪个长得特别漂亮的。大概是人一有了权势,就不大用心往美好的方向长了。公主和亲的价值,不在美色在结亲,即你我成了"一家人"。无论如何,公主总可以在异邦为自己娘家多说几句好话,彼此之间少打几仗。像昭君那样算什么呢,在丈夫面前替前夫讲好话?二者有本质的区别。
汉代也曾远嫁过公主到国外,最早是刘邦以宗室长公主嫁匈奴单于为妻。武帝时又先后将两位公主嫁给西域乌孙国王(昆弥)。约公元前110-105年间(元封中),以江都王刘建之女细君为公主,嫁乌孙国王昆莫。这件事由第一个走通西域的汉使张骞引起,他向汉武帝建言:"蛮夷恋故地,又贪汉物,诚以此时厚赂乌孙,招以东居故地,汉遣公主为夫人,结昆弟,其势宜听,则是断匈奴右臂也。"汉武帝倒是同意了,乌孙王却未能决,他不知汉朝有多大,冒冒失失与汉结为兄弟之邦,得罪了草原霸主匈奴怎么办?便邀集大宛、康居、月氏、大夏诸国遣使共数十人来汉,才"知其广大","西北国始通于汉"。其后,乌孙竟与汉结婚。
匈奴听到消息很愤怒,要出兵来打,昆莫赶紧又娶匈奴公主为左夫人,而以江都公主为右夫人。这一下匈奴的右臂虽断,汉朝的左臂也断了,张骞想是始料未及。昆莫年老,言语不通,江都公主悲愁赋歌:"吾家嫁我兮天一方,远托异国兮乌孙王。穹庐为室兮旃为墙,以肉为食兮酪为浆。居常土思兮心内伤,愿为黄鹄兮归故乡。"昆莫想要公主嫁给他的孙子、储君岑辄,公主不肯,告武帝。武帝正要联乌孙共"灭胡",即"灭匈奴",乃批示"从其国俗",也就是儿子、孙子可以娶庶母、庶祖母。公主便改嫁岑辄,生一女,去世。大凡会写诗的公主,都不容易活得长。
岑辄即位为国王,又娶汉朝楚王刘戊之女解忧为右夫人,同时另娶匈奴公主为左夫人。岑辄死,其堂弟翁归靡即位为国王,继娶公主解忧,生元贵靡等三男两女。翁归靡也娶了匈奴公主,生子乌就屠。乌孙国王好像都学了断人左右臂膀术,一碗水总是端得很平。翁归靡死,岑辄之子泥靡即位为国王,公主解忧又嫁泥靡,生一男鸱靡。乌就屠袭杀泥靡,经过一番较量、交涉,乌孙国一分为二:汉公主解忧之长子元贵靡任大国王,户六万余;匈奴公主之子乌就屠任小国王,户四万余。解忧还有一个儿子做了莎车王,一个儿子为左大将,一个女儿嫁给龟兹国王。元贵靡与鸱靡死后,解忧公主申请回国:"年老土思,愿得归骸骨,葬汉地",于公元前51年(甘露三年)回到长安。此时公主年已七十,在西域生活了半个多世纪,共嫁两代三任国王,可谓历尽沧桑。史家认为,她为国家作出了坚苦卓绝的牺牲。解忧归汉后,又过了十八年,才有昭君出塞的故事。
现在的许多历史书,包括《中国历史大辞典》,都将细君说成是细君公主,解忧说成是解忧公主,仿佛细君和解忧是她们的封号,这是不准确的。细君、解忧只是她们的名,而她们的公主没有特别为之封号,在这种情况下,就应以其父亲的封邑为号。细君的父亲是江都王,所以她就叫江都公主;解忧的父亲是楚王,所以她就叫楚公主。正如我们一般不把汉武帝刘彻,叫成"刘彻皇帝"一样。
南北朝时,北朝皇室本是来自草原的游牧民族,他们与异邦王室之间的通婚,就不象汉公主远嫁时那样悲壮和形单影只。北魏分裂后,东西两魏争相拉拢柔然以打击对方。东魏以宗室女为公主嫁柔然头兵可汗,西魏也以宗女为公主嫁柔然可汗的弟弟塔寒,自己又纳柔然可汗之女为后,而柔然可汗也将另一女嫁给东魏权臣、北齐的实际建立者高欢。突厥突然崛起,西魏又嫁长乐公主给突厥伊利可汗。北周也迎娶突厥之女为后,还嫁一位千金公主给突厥可汗。隋文帝代周,改封千金公主为大义公主,赐杨姓,收编入籍如同己女,后来听说她写了一首怨诗,便使反间计让可汗将她杀了。隋朝也先后有宗室女安义、义成两公主嫁给突厥启民可汗,淮南公主嫁给突厥突利可汗,光化公主嫁给吐谷浑世伏可汗,信义公主嫁给西突厥处罗可汗,及华容公主嫁给高昌王伯雅。
大义公主一首怨诗,竟招来杀身之祸。现在读,也不过有些忧感伤情,恨时怀国罢了。隋文帝平陈,统一南北,将陈朝后主陈叔宝的一架屏风赐大义公主。公主不但无半点谢恩与喜悦,反而将"怨诗"直接题在屏风上:
盛衰等朝暮,世道若浮萍。荣华实难守,池台终自平。
富贵今何在?空事写丹青。杯酒恒无乐,弦歌讵有声!
余本皇家子,漂流入虏廷。一朝睹成败,怀抱忽纵横。
古来共如此,非我独申名。唯有明君曲,偏伤远嫁情。
不料大义公主的怨望感恨,有朝一日也会落到隋朝公主的头上。所谓"盛衰等朝暮,世道若浮萍",隋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,隋亡后,远嫁异邦的公主也就如同大义公主,乃至不如大义公主了。至少北周和平禅位于隋,而隋却是被暴力推翻的。隋宗室女义成公主,于公元599年(开皇十九年)嫁给突厥启民可汗,使得隋朝在突厥心目中的地位大增。启民可汗曾上表炀帝,希望改民族服装为汉装;给北幸的炀帝敬酒,"跪伏甚恭"。炀帝大悦赋诗,自认比汉朝天子"空上单于台"更为威风。启民可汗死,义成公主又先后改嫁他的儿子:始毕、处罗、颉利三位可汗。始毕可汗与隋朝翻脸,曾围炀帝于燕门,还与北方各地反隋势力结交,一点也不顾及义成公主的关系。唐朝立国,义成公主数请颉利可汗出兵攻唐,为隋朝报仇。公元626年,颉利可汗率兵深入长安附近,刚即位为帝的唐太宗与之结盟。四年后,唐将李靖大破突厥,颉利可汗被俘,义成公主被杀,突厥国(史称东突厥前汗国)亡。正是这一年,唐太宗为四方各夷尊为"天可汗"。
远嫁外国的公主之众多,其对历史影响之深远,当然莫过于唐朝。而"和亲"用作两国间王室通婚的专词,也自唐代始。唐人陈陶《陇西行》:"自从贵主和亲后,一半胡风似汉家。"
承担过和亲重任的唐朝公主、准公主,有哪些呢--

太宗朝
640年,弘化公主嫁吐谷浑国王诺曷钵(宗室女)
641年,文成公主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(宗室女)

高宗朝
664年,金城县主嫁吐谷浑王子苏度摸末(会稽郡王李道恩第三女)
664年,金明县主嫁吐谷浑王子闼卢摸末

中宗朝
709年,金城公主嫁吐蕃赞普迟德松赞(雍王李守礼女)

玄宗朝
715年,固安公主嫁奚王李大(酉甫)(宗室出女辛氏)
717年,永乐公主嫁契丹首领李失活(东平王外孙女杨氏)
722年,燕郡公主嫁契丹王李郁于(宗室出女慕容氏)
726年,东华公主嫁契丹王李邵固(玄宗侄甥女陈氏)
726年,东光公主嫁奚王李鲁苏(成安公主女韦氏)
744年,和义公主嫁宁远国王阿悉烂达干(宗室女)
745年,静乐公主嫁契丹王李怀秀(玄宗外孙女独孤氏)
745年,宜芳公主嫁奚王李延宠(玄宗甥女杨氏)


肃宗朝
756年,仆固怀恩女嫁回纥可汗少子(后为英义可汗)
758年,宁国公主嫁回纥英武威远可汗(肃宗幼女)
758年,小宁国公主陪嫁回纥英武可汗,后嫁英义可汗(荣王李琬女)



代宗朝
769年,崇徽公主嫁回纥可汗(仆固怀恩女)

德宗朝
787年,咸安公主嫁回纥长寿天亲可汗(德宗女)

穆宗朝

821年,太和公主嫁回纥崇德可汗(宪宗女)


这些公主当中,最闻名于后世的当属嫁给吐蕃第一位赞普的文成公主,其次是第二位嫁到吐蕃去的金城公主。两位公主前后相差近七十年,因笃信佛教,分别携带释迦牟尼像与大量佛经入藏,对后来的藏传佛教影响甚钜。除了和亲,实际还肩负着传教士的重责。文成公主是唐太宗嫁出去的,却不是太宗的女儿。高祖李渊有女儿19人,太宗李世民有女儿21人,除了早夭者,全部下嫁有名有姓的本朝臣子,没一个出国的。显然按唐时的观念,嫁给外国的国王,还不如在国内招一个驸马。都知道皇帝的女儿不愁嫁,嫁一个觉着不好,和老爸说一声,立刻可以改嫁。因此唐朝中期以前,皇帝的亲生女儿都不肯嫁到国外去和亲,--这绝不是什么好差事,要去让那些堂姐堂妹们去。
文成公主究竟是谁的女儿?竟不知道。所有的文献只记载是"唐宗室女",也就是姓李。一般而言,公主的父亲即使是亲王,也会在史籍中注明,不至于这样含糊。如果只以宗室女的身份出嫁,说明她与皇帝的宗亲关系较远,比方可能只是某任皇帝的堂兄弟之女或孙女,而且其父亲的爵位也不会太高。唐朝和亲的公主,还有的只是"宗室出女",即某位公主的女儿,或某位王亲的外孙女。宗室女与宗室出女本无资格封为公主,但"和亲"事关重大,不妨破格提拔,给一个公主头衔,好打发她上路。
第一位执行和亲外交的唐朝公主,是公元640年(贞观十四年),即文成公主入藏的头一年,嫁给吐谷浑末代国王诺曷钵的弘化公主。由淮阳王李道明以左骁卫大将军衔,与右武卫将军慕容宝持节护送于吐谷浑。即使只是出嫁旁系宗亲,礼仪也十分隆重。大概还想借此蒙混过关,让人家以为做的是天可汗唐太宗的真女婿。不料李道明一不留神,竟泄漏了"国家机密":弘化公主并非皇帝的亲生女。
因这起严重的外交事件,李道明被革除王位,降职为郓州刺史。唐立国之初,一度大封宗室,亲王到处都是,不稀罕。太宗即位,采纳尚书右仆射封德彝之议,将大批宗室降爵为郡公,仅少数有功者(主要是战功)封王。而至李世民族兄弟辈而能继续王位者,只剩下河间王李孝恭、江夏王李道宗等了了几位。李道明原不过武都郡公,自己倒没什么战功,是他哥哥淮阳王李道玄十九岁战死沙场,因袭其位。弘化公主出嫁时才十七岁,三十岁那年,立国三百五十年的吐谷浑为吐蕃所灭,诺曷钵及其残部被唐高宗内徙至甘肃安置。吐谷浑故国所在地青海,自此成为吐蕃(大西藏)的一部分。
第二位和亲的文成公主则幸运多了,她嫁的是吐蕃王国的第一位国王。出嫁时规格也很高,由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主婚,持节送公主至吐蕃。松赞干布率其部兵次柏海,亲迎于河源。见李道宗,"执子婿之礼甚恭"。李道宗是护送公主入藏的郡王,官秩不过正三品,身为一国之主的松赞干布却"执子婿之礼甚恭",显然,松赞干布不疑有他,还以为真的娶了唐太宗的亲生女儿,"自以其先未有昏帝女者,乃为公主筑一城以夸后世"。
松赞干布先已娶泥婆罗(尼泊尔)王女尺尊公主,复于公元634年(贞观八年)遣使向唐朝求婚,太宗未许。使臣回去报告赞普:人家唐朝本来是许嫁公主的,对我也挺好,正好吐谷浑国王入朝,挑拨离间,结果礼也薄了,公主也不给嫁了。赞普于是发兵攻打吐谷浑,掠其人畜,攻破党项及白兰诸羌。并告唐朝:"不嫁公主,我就打将进来。"唐朝先击败吐蕃,然后许婚。吐蕃派出大相禄东赞为使臣,前往致礼、迎婚。正如松赞干布是"藏王三杰"之首,这位禄东赞也是吐蕃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非凡人物。唐太宗接见他,发现他从容应对,与一般外国来朝的使臣不是一个水平,十分赏识,欲妻之以琅邪长公主外孙女段氏。禄东赞竟婉言谢绝:"臣本国已有父母所聘的妻子,不忍背离;何况赞普未见公主,为臣的怎敢先娶。"直是不肯接受太宗的厚爱、拉拢。松赞干布死后,其孙即位,禄东赞继续为相,总揽国政,拟定宪法,征服吐谷浑,屯兵青海,与唐朝战争,其家族执掌吐蕃军政大权凡五十年。
文成公主是唐王朝最后一次以出身无名的"宗室女",假冒皇帝的女儿去国外和亲。那以后,和亲公主"非帝女"的真实身份不再隐瞒。如金城公主入藏,就明言她是雍王李守礼的女儿。李守礼的父亲是历史上几个著名的"太子"之一--章怀太子李贤,即高宗李治第六子,中宗与睿宗之兄,被亲母武则天逼令自杀。此次和亲,中宗亲自送孙女辈的金城公主到始平县:"帐饮,引群臣及虏使者宴,酒所,帝悲啼嘘欷,为赦始平县,罪死皆免,赐民徭赋一年,改县为金城,乡曰凤池,里曰怆别。"(《新唐书·吐蕃传》)再以左卫大将军杨矩持节送往吐蕃。除了大量陪嫁的锦缯、杂伎诸工,还割了水草丰美的一大块地:河西九曲,"为公主汤沐"。"汤沐"当然只是一个幌子,公主怎么会跑到那里去洗澡。金城公主和亲,在唐代应是最为隆重,也是最为赔本的一次。金城公主后来虽促成唐蕃和盟,但只保得一时之太平。而吐蕃得地,"自是虏益张雄,易入寇",打开了日后向唐帝国动辄出兵侵扰、大举领土扩张的方便之门。其意义,实在不亚于五代时石敬瑭割云燕十六州与契丹。
玄宗一朝,和亲最多,主要对象是唐帝国东北面的两个小国,--契丹与奚。只有一位宗室女和义公主,嫁给宁远国王阿悉烂达干。宁远原国名大宛,或曰拔汗那、破洛那、沛汗等等,在今日乌孜别克境内,属邑大小七十余城。阿悉烂达干这个译名太不好了,仿佛是说一个"烂仔"。
契丹与奚,在唐与突厥两个大国的夹缝中求生存,时叛时服总是难免,所以要不断地和亲。三十年当中,一共有四位公主嫁给契丹王,三位公主嫁给奚王。她们是嫁奚王李大(酉甫)的固安公主,嫁契丹首领李失活的永乐公主,嫁契丹王李郁于的燕郡公主,嫁契丹王李邵固的东华公主,嫁奚王李鲁苏的东光公主,嫁契丹王李怀秀的静乐公主,嫁奚王李延宠的宜芳公主。七位公主都不是宗亲,只是外姓公主,如前面所说,不过是公主的女儿,或王亲的外孙女。为什么以外姓公主相嫁?因为这两个小国的国王皆已被唐王朝赐姓为李,名义上已是皇室"宗亲",自然不好再以宗女妻配。就这样一种亲上加亲的关系,结果却很不美妙。公元745年,唐玄宗把自己的一个外孙女、一个侄甥女嫁给这两个小国的国王,没想到才半年,他们就一同把两位公主给杀了,相约起兵反唐。很多年以后,奚渐渐沦为契丹的附庸,而契丹终于发展成为威胁中原王朝的一个大国,在五代及北宋时竟然扮演了一个历史上的重要角色,此是后话。
看来和亲公主也并不个个象文成与金城两位那样幸运,专门为之筑城而居,在异邦活得温文款款,养尊处优。弄不好小命也得搭进去。另一方面,小国之主敢杀唐朝的公主,预示这个泱泱大国由极盛之中已渐露败相。果然不久,安史之乱突发,唐帝国不得不请回纥出兵帮助收复长安和洛阳。作为答谢,回纥被允许大烧大抢数日,妇女工匠财物尽情掠走。回纥自此渐生轻蔑之意,予取予索,强要唐朝每年完成大量不平等的贸易额。而唐代最后的几次和亲,几乎是专对回纥一国了。
既然是在国势走下坡路、不得不有求于人的前提下开展和亲外交,所以对回合亲的特点是,皇帝终于拿出了自己的亲生女。首先是肃宗的幼女宁国公主,下嫁回纥英武威远(田比)伽阙可汗。这回也不叫人家"烂仔"了,给送了个这么威风的名称。护送公主去回纥的是汉中郡王摄御史大夫李(王禹),他见了可汗,不拜。
可汗问:"见了国君,礼无不拜。"
李(王禹)答:"天子顾可汗有功,以爱女结好。比中国与夷狄婚,皆宗室子。今宁国乃帝玉女,有德容,万里来降,应当以天子女婿礼见的是可汗,怎能坐着接受诏书?"
可汗惭,于是起身拜受。第二天,尊公主为可敦(王后)。
这是《唐书》中记载的一则和亲小片断,说明中国怎样将值得夸耀于世的"礼仪",连同和亲外交传播到"化外之邦",终于以礼仪折服了夷俗。李(王禹)是睿宗长子所生,肃宗的堂兄,精于音乐,可以听出乐工是躺着吹笛,比"曲有误,周郎顾"更胜一筹。礼乐在古代是相通的,派他出使回纥,果然扳回了一点脸面。这宁国公主也到底是帝女,有性格。出嫁时肃宗到咸阳给她饯行,反复慰勉,倒是公主流着泪对父皇说:"国方多事,死不恨。"第二年,英武威远就死了,回纥人要按国俗将公主殉葬,她却不肯了:"中国人死了丈夫,顶多丧期三年。回纥万里结婚,本应该向慕中国。我不可以殉葬。"回纥人只好作罢。不过她还是割破了脸哭丧,以从当地风俗。不久她回到唐朝,改封萧国公主,又先后两次嫁人。
当初随宁国公主陪嫁到回纥去的,还有一位唐宗室女,回纥人称之为"少宁国公主",又作"小宁国公主"。她父亲是荣王李琬,玄宗的第六子。英武威远可汗娶了一对堂姐妹,她一个人却又嫁了父子两人。英武死后,次子移地健即位为英义建功可汗,再娶小宁国公主,并使生二子。无论如何,为了求助于回纥,唐肃宗竟一反成例,让亲生女儿与兄弟的女儿同时去嫁给一位行将就木的老头,其迫于无奈的窘态与苦涩,已不是说服其可汗行"子婿之礼"可以掩饰得了的了。
英义建功可汗在他父亲娶大小二位宁国公主的同时,跟着娶了一位唐朝大将仆固怀恩之女,也可算作和亲外交的一部分。这位将军之女与唐宗室并无血缘关系,而那时他也只是可汉的次子,后来太子获罪死,才由他继承汗位。既当上可汗,将军之女也就做了可敦。小宁国公主以皇帝的亲孙女,反倒位居其下当一名妃子。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。仆固怀恩在平安史之乱中建功殊伟,仅次于中兴名将郭子仪,为极少数以外姓封王者之一。他性格刚烈,恨朝中谗言诋毁,竟索性联络吐蕃、回纥起兵二十万反唐,不料举事不久即暴病身亡。在《新唐书》中,他名列《叛臣传》之首,但对他多有褒辞,为其被迫反叛开脱。也幸好他女儿为回纥可敦,经两国交涉,唐王朝竟完全赦免仆固家族。公元769年,代宗更册封仆固怀恩最小的女儿为崇徽公主,嫁给这位英义建功可汗。
一人娶这么多唐朝的公主,反而更看不起"天可汗之国"。公元779年,英义建功可汗欲大举犯唐,为其堂兄顿莫贺达干劝阻不听所杀,自立为可汗。这就是武义成功可汗,又称长寿天亲可汗。他不但杀了英义,还将英义与小宁国公主所生二子都杀了。公元787年,德宗将自己的亲生女儿嫁给他做可敦,是为咸安公主。第二年,应其要求,将回纥译名更改为回鹘。
咸安公主在回鹘生活了二十一年,直至病逝,创造了历嫁祖孙三代、两姓、四位可汗的和亲记录,一举超过汉公主解忧和隋义成公主。长寿天亲可汗死,改嫁其子忠贞可汗;忠贞被其弟毒死,再嫁其幼子奉诚可汗;奉诚死,其相骨咄禄继任,是为怀信可汗,又嫁怀信。在唐代和亲的公主中,可以说她是最为成功的一个,自始至终都在和亲,而她本人能保持"咸安"。咸安公主时期,回鹘与唐朝打交道减少,改向西方经略,国势一度达到鼎盛。
公元821年,回鹘保义可汗请婚,唐穆宗许以亲妹妹、宪宗之女永安公主嫁之。尚未成行,保义可汗就死了,永安公主留在唐土,出家做了道士。穆宗的另一妹妹太和公主,则于同年嫁给保义可汗的儿子、崇德可汗。这是唐代最后一位和亲的公主,唐回两国边贸自此重新活跃,只是好景不长。一是公主嫁过去才三年,崇德可汗也死了。二是回鹘在战争中先败于吐蕃,公元840年又大败于其西北部族黠戛斯,盛极一时的回鹘汗国竟然转瞬崩溃。黠戛斯自认是汉将李陵之后,与李氏唐室本为一家,遂派人送太和公主归唐,中途为回鹘残部乌介可汗所劫,企图奉公主南徙至唐朝边境重振河山。这时唐帝国见其衰败若此,便再也不将一度不可一世的回鹘放在眼里,果断出兵予以痛击,抢回公主,一吐咽了将近百年的恶气。乌介可汗不曾料到和亲了这么多年的岳家,竟会从背后给自己来这么一刀,仓惶中率三千人逃走,后为部下所杀,回鹘亡国,众部族离散。唐回两国恩怨,终于了断。
太和公主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故国,悲喜交集,尤其见到宗亲故旧,说起国外所经历的周折、磨难及思乡之痛,欷嘘流涕。唐王朝以极为隆重的礼仪恭候公主来归,在京百官班迎再拜。并进封为定安长公主,以感谢她为国家作出的贡献。而那些未被远嫁他乡执行和亲的她的姐姐妹妹们,在京中养尊处优惯了,有七位公主见她回来享有那么高的荣誉,竟拒不出迎,激起武宗皇帝愤怒,差夺了她们的封绢(公主食俸)以赎罪。
太和公主以后,唐代还有没有过和亲之议?有是有的,只是未能实行。翦伯赞主编《中外历史年表》(1961年中华书局),记公元883年(唐中和三年)十月事:"以宗女为安化长公主,妻南诏王。"这位南诏王,是南诏国第十二世国王隆舜。查《中国历史大辞典》(2000年上海辞书)"隆舜"条,亦有"中和三年(883),唐以宗室女安化长公主妻之"之句。其实这两种重要的工具书都说错了。安化长公主只是许婚,并未成婚。
对南诏和亲议由来已久,朝中重臣赞同反对各执一词,故好几年未能决。公元880年,镇守西南边陲的地方节度使再申和亲议,唐僖宗被劝说不过,同意以宗室女为安化长公主许婚。南诏王隆舜见求了多年才有结果,十分高兴、慎重,当即派三位宰相前来迎接公主。而最先提出和亲的唐前西川节度使高骈从扬州上书僖宗,说这三人都是南诏重要谋臣,最好将他们毒死,"蛮可图也"。于是三位南诏宰相被毒死。第二年,南诏又遣使臣来迎公主,还带来一百多床珍异毡毯进献。僖宗找了个托词,说是正为公主准备嫁妆,把他们打发掉了。过了两年,南诏不屈不挠再遣使来迎,僖宗大概也不好意思再推托,只好约定礼使、副使及婚使,择日送公主南下和亲。这一年正是中和三年,即公元883年。《新唐书·南蛮传》的记载是,"未行,而黄巢平,帝东还,乃归其使。"最终还是让他们空手而返。
中国皇帝的谋臣们,总是以蛮夷们不讲信义,劝谏君王对他们也不讲什么诚信,甚至可以先下手为强。像僖宗这样反复无常、将两国外交嬉同儿戏,在一些人眼里还成了维护国家利益和形象的聪明之举。隆舜死后,谥号圣明文武皇帝,其子即位,遣使欲与唐朝修好,唐昭宗不答。这时的南诏王国与大唐帝国,都已走到历史的尽头,不复相通。没几年,两国皆亡于内乱。
唐以后的和亲外交,大不如以前。只有辽朝(契丹)的四位公主嫁与西夏国王,阵容还算可观。宋朝对辽、对夏、对金、对元的邦交,只说"和议",不说"和亲",盖将和与亲分开来谈。和固然可以和,亲则没法子再亲了,宋朝公主没一个外嫁的。而西夏与金朝在蒙古大军围城之时,都曾献公主以求和,这已经不是婚嫁了。与宋恰恰相反,亲固然可以亲,和则未必能求到真正的和。
元朝有三位公主嫁给高丽国王,包括世祖忽必烈的一位亲生女儿。高丽虽沦为蒙元藩属,毕竟没有彻底亡国,还能独获元廷如此亲睐,实在是一个奇迹。明清两代中国与朝鲜的宗藩关系密切,明常向朝鲜索取美女以充后宫,老了又将她们送还朝鲜。清末袁世凯出任朝鲜监国,掌握重兵,平乱御倭,李熙王朝一次赠给美姬四人,其中一位还是李氏内戚,亦即"宗室出女"。除一人早死,其余三人分别成为后来贵为民国大总统的袁氏的第二、三、四房如夫人。
九一八事变后,日本关东军扶持建立伪满政权,苦心炮制了一次"日满和亲"。这段历史的有关史料甚多,毋庸赘述。只是我们无妨设想一下,如果日本设史官仿中国式的春秋笔法,将会怎样撰写其史书呢:
"昭和十二年(公元1937年),天皇以宗室出女嵯峨浩为公主,嫁满洲国皇弟爱新觉罗·溥杰。先是,日本关东都护府参将(关东军高级参谋)坂垣征四郎大佐以精兵袭驱支那二十万东北军,又置前大清国宣统逊帝溥仪于后金故地,复国满洲,都新京(长春)。溥仪初为执政,后册封为皇帝,建元康德,臣服于天朝。溥仪无子嗣,以弟溥杰为皇储,入朝就学于千叶步兵学校。是年,为弟请以和亲。天皇许以嵯峨公胜侯爵之孙女浩妻之。浩有德容,习西洋油画,其祖母为明治天皇国舅中山忠光卿独女南加子。浩入宫拜别太后,太后深知和亲事关日满亲善,多加慰勉,执手嘱侍奉满洲国皇室应一如侍奉天皇,并赐以大正皇后所遗和服衣料。浩感泣叩恩。天皇诏遣关东都护府大都督(关东军司令)本庄繁大将为使,满洲国帝室御用挂吉冈安直中佐为副使,首相、议长及以下文武五百人,会公主婚礼于东京九段军人会馆。溥杰执子婿礼甚恭,天皇闻之大慰。"
至于溥杰与嵯峨浩婚后数十年悲欢离合的故事,则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话题了。

0

评论Comments